中国注册会计师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我国公立医院的审计主体框架研究基于文献分析

【DOI编码】 10.3969/

1 前言

2009年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》提出,我国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、医疗服务体系、医疗保障体系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,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,由此启动了新一轮医改[1]。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矛盾最突出的部分,围绕着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的问题,其改革备受关注。

《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底,公立医院为13 396家(占医院总数54.22%),公立医院床位数3 865 385张(占病床总数84.42%),人员数460.6万人(占医院人员数85.76%),卫生技术人员383.9万人(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6.76%),诊疗人次24.6亿人次(占医院总数的89.8%),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2 315万人(占医院总数的87.9%)[2]。可见,尽管机构数量上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基本均等,但公立医院集中了绝大部分医疗资源,提供了主要的医疗服务。基于公益性,对医疗资源有效使用成为公立医院运行的关键,改革按照这一思路形成了从投入、运营、产出到监管的全程配套发展政策,审计是监管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为提高公立医院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目标与内容有所不同,厘清公立医院的审计主体框架是构建公立医院审计体系的首要课题。

2 公立医院审计文献的描述性统计

笔者所用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(CNKI),包含的数据库有: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、特色期刊、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、中国中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。采用主题检索的方式进行搜索,重点梳理对公立医院审计研究的文献。时间区间为1979—2014年,涵盖中国知网收录的所有题名包含“审计”及其相应组合的文献。

2.1 审计相关文献总体分布

1998年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998年版的《医院会计制度》,1991年1月1日起实施,财务制度的改变必然引起审计的变化,尽管并未同时推出对应的审计指引,也是审计发展中的重要节点。2010年末新版《医院会计制度》颁发,2011年初配套的《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》也随之推出,新《医院会计制度》和《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》均在2011年7月1日起在试点医院实行。因此,以1998年和2010年为时点,分三个区间,在各区间内分别检索主题词“审计+企业”“审计+事业单位”“审计+政府”“审计+公立医院”,对文献数量进行统计,结果见表1。

统计结果显示:(1)除对企业审计的研究文献占总量比重有所下降之外,其他的各类审计文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;(2)对公立医院审计的研究文献占总量比重上升明显,尤其是2011年之后关注度剧增,可以推测《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》政策的研制与出台的背景下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。

2.2 公立医院审计文献分布

在公立医院审计研究219篇总样本中,剔除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中的17篇,剩余202篇,由剩余文献样本组成新总样本,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遴选依据,对文献研究质量作统计分析(见表2)。

统计结果显示:(1)1998年之前,仅1篇,与后期不具备可比性;(2)2011—2014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比重相比1999—2010年时段有所上升,达到11.61%,硕士博士论文比例为8.39%,表明对公立医院审计问题的研究质量有所上升;(3)总体看,普通期刊文献数占比为78.22%,对公立医院审计的研究整体上缺乏高层次的研究成果。

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检索方式检索“公立医院+审计主体框架”,当前没有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。故而探索公立医院的审计主体框架是必要的。

表1 审计相关文献总体分布年份题名 1979—1998篇数比例(%)1999—2010篇数比例(%)2011—2014篇数比例(%)合计篇数比例审计+企业....17审计+事业单位6314....98审计+政府....52审计+公立医院..33合计....00

表2 公立医院审计文献分布年份期刊类型 1979—1998篇数比例(%)1999—2010篇数比例(%)2011—2014篇数比例(%)合计篇数比例(%)普通期刊..00.22核心期刊0048...89硕博士论文00919...89合计.00.00.00

3 公立医院审计文献内容的梳理

依据审计主体,公立医院审计可以划分为国家审计、注册会计师(CPA)审计和内部审计,通过具体分析文献对三类审计的研究,以期梳理出三类审计的目标、职能和内容,获得我国公立医院的审计现状。

3.1 基于国家审计的公立医院审计